医者对话|眼科医生陶勇:“解决临床问题”是医生前进的动力

澎湃新闻   2023-08-17 15:11:30

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

2020年,一起令人愤怒的“伤医事件”让北京朝阳医院的眼科主任医生陶勇为大众熟知。陶勇曾经每天接诊上百名病人,做过一万多台眼科手术,左手受伤打乱了他作为眼科临床医生的工作节奏,他却仍然坚持向公众传达明亮和善意。


【资料图】

如今,陶勇将更多精力投入科研和成果转化,专攻葡萄膜炎,率先将研发的微量眼内液超多重指标精准检测技术进行了成果转化。除了科研创业,陶勇还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创作科普内容。他关注青少年视力健康,创作了《目光》《自造》和《保护眼睛大作战》等科普漫画。

“医生的工作是很辛苦的,但相比其他职业来说,我又觉得非常幸福,因为医生可以通过自己精湛的医术,让一个又一个病人在自己手里康复,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家庭,这种价值感是无与伦比的,比任何荣誉和金钱都更加珍贵。”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陶勇表示,医学行业是“越老越吃香”且“活到老、学到老”的专业,所以从一开始,医学生就要明白这是条长期的路,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想法,扎扎实实把每一个基础功打好,并且不要忽视临床上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因为“解决临床问题”就是医生前进的动力。

陶勇认为,医生的工作不仅在于救死扶伤,更在于“治未病”,防的意义甚至大于治的意义,科普同样是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我将一直坚持眼健康科普工作,用自己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眼科医生陶勇。 受访者供图【对话陶勇】

澎湃新闻:您是怎样走上从医的道路的?会不会感觉医生的工作很辛苦?

陶勇:走上从医的道路,最初是因为我从小喜欢看金庸武侠小说,最喜欢里面的神医,因为不管多厉害的大侠,在神医面前都得乖乖听话,从那时起我就埋下了对医学的兴趣。后来我母亲被沙眼的痛苦折磨了很久,她去了我家乡省会南昌的医院,眼科医生从她眼里挑出来一粒粒的白色结石,给她治好了沙眼,解除了她的痛苦,我在旁边目睹了这一幕,感到特别震撼。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就坚定不移地选择学医,而且当上眼科医生。

医生的工作是很辛苦的,尤其是我刚从业那会儿,技术和能力还没有那么成熟,面对复杂的病症会感到焦虑和害怕。但相比其他职业来说,我又觉得当医生非常幸福,因为医生可以通过自己精湛的医术,让一个又一个病人在自己手里康复,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家庭,这种价值感是无与伦比的,比任何荣誉和金钱都更加珍贵。

澎湃新闻:您是如何看待医师节的意义的?

陶勇:医师节是每年的8月19日,我觉得这个特殊的节日至少有3点意义:第一对社会公众来说,医师节本身是我们的党和国家号召全社会尊医重卫而设立的,希望借着医师节,让大家看到整个医学的精神,医师节应该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节日,它是一种医学精神的胜利。

第二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医师节提醒我们在给别人看病,守卫人们的健康的同时,也要关爱自己的健康。因为每一个人的精力和体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把自己搞得很疲惫,那么毫无疑问,你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医疗质量也会下降,这其实对患者也是不负责任的;同时,我们每一个医务人员,也会有自己的父母、子女、家庭,我们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家庭负责,我们不希望用健康去换取健康。

第三,对于青年医生来说,医师节的设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全社会一起来关注我们青年医生的成长,让他们能在真实世界中,获得和他们的付出相匹配的待遇,能让医生这个职业,不仅是一个让人称赞和感到光荣的职业,同时也让人觉得是一个值得付出的职业。

澎湃新闻:高考季刚刚过去,网上出现“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声音,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陶勇:我当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非常果断和坚决。其实我父母是反对我学医的,但“治病救人”的信念让我义无反顾。在从医的日子中,我见过紧张的患者,忧心忡忡的家属,但也见过善良的小女孩,见到人性中的真善美。我也遇到过困难和坎坷,但我从来不后悔我的选择。因为我觉得当医生有意思、有价值。我认为重要的是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只要认定这个专业有意义、有价值,外界的声音不必太过理会。

对于立志学医的同学,我想说:有一本《有限与无限的游戏》的书,作者把人生分为两种游戏,一种是因物质欲望而发起的“有限游戏”;还有一种是因为精神满足而发起的无限游戏。我觉得医学就是一场无限游戏,我在这场游戏里得到了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如果你也能从医学中得到满足,那是最好的。如果得不到,也没有关系,去其他领域寻找你的无限游戏吧。

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不同于其他行业,医学行业不是吃青春饭的行业,是“越老越吃香”且“活到老、学到老”的专业,所以从一开始,医学生就要明白这是条长期的路,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想法,扎扎实实把每一个基础功打好,并且不要忽视临床上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因为“解决临床问题”就是医生前进的动力。为了解决问题,可以借助科研手段,也可以请教年长的老师和同行等等,这个过程就是年轻医生不断提升的过程。

澎湃新闻:您认为大众(尤其是老人和青少年)在眼病预防和治疗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对此您有哪些建议和提示?

陶勇:大众要注意视疲劳和干眼症,建议养成良好用眼习惯;老人注意白内障,定期去医院检查眼睛;青少年注意近视防控,多进行户外运动。

日常生活中可以试试一个科学用眼188小妙招,1即:保持1尺阅读距离。80分为4个20,即:每次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远眺20英尺(6米)外的地方,保持20秒,剩下一个20是做10个开合跳和10个用力眨眼。8即:用头写8个“米”字。这是一个让眼镜、脖颈和身体都放松的小妙招,特别适合需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学生和职场人。

眼病中典型、高发的疾病主要有近视、干眼症和结膜炎。近视不用多说,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近视状况,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国民问题;干眼症是指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以眼睛干涩为主要症状的泪液分泌障碍性眼病,在各大医院眼科门诊中,干眼症已成为最常见的眼疾,就诊比例占到了10%-20%之多;至于结膜炎,春天有大量的灰尘和花粉飘散在空气中,进入眼睛,就可能会过敏,引发结膜炎,医学上把这种多发于春季的眼睛过敏的结膜炎叫做过敏性结膜炎或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若是眼病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建议尽快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澎湃新闻:您在科普眼病知识方面有哪些经验和方法?您认为这些科普对于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有那些意义?

陶勇:科普就是把生涩难懂的科学原理,转换为普通大众容易理解的方式方法普及科学。就经验和方法而言,我觉得有三点可以分享:

一是广泛尝试,找准方式和渠道。除了在主流社交平台进行持续的图文、短视频和直播形式的科普,我还出版了一本《保护眼睛大作战》,这是一本关于保护视力的科普漫画故事书,很多家长买回去,就发现效果很好。

二是做好内容,平衡专业和趣味。医学科普不是单纯地考虑什么知识是正确的,你就去说什么,而是要更多地考虑,对这些知识感兴趣的人在哪里,他们希望了解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能让他们更容易听懂。

三是拥抱科技,提高内容生产力。我主动找了技术团队,他们采集了我的视频和声音素材,让人工智能学习,创建了我的数字分身。现在我写一段科普文稿,不到五分钟,就会自动生成一个“我本人”在讲话的科普视频,我甚至还可以给“我”选择不同语言和方言,非常有趣。

现在主流的社交和短视频平台上都有我的科普账号,根据平台的性质和用户的特点会各有侧重。今后也会一直做下去,把更专业和贴合公众需要的的眼健康知识,更接地气地传播给大众。

我认为医生的工作不仅在于救死扶伤,更在于“治未病”,防的意义甚至大于治的意义,科普同样是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澎湃新闻:您觉得一名好的医生应该具备哪些素养?您对当前眼科治疗的发展趋势有哪些看法?

陶勇:有一个词叫叙事医学:医护人员把每个患者都视为鲜活的个体,通过与患者的沟通细节、情感和语态,来抓住潜藏的信息,解读他们更真实深层的需求。践行“医学有温度”,是一名好的医生该具备的素养。

关于当前眼科治疗的发展趋势,国内眼科领域的诊疗水平应该说在整个国际上是处于第一方阵的,无论是检查治疗设备,还是从业医生的水准以及经验,或者是科研实力,都是先进的。国内在屈光、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手术检查、治疗的设备和耗材上更新和进步的速度很快,葡萄膜炎和青光眼用药进展上也有很多亮点。最卡脖子的还是在于原创性不够,我们的设备和技术主要靠引进和国产替代,接下来的十年,对于眼科而言,应该是逐渐从“跟跑”进步到“领跑”的过程。

医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应该继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用科技的力量武装自己,坚持做原创性的科研工作,勇于挑战疑难杂症。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猜你喜欢

[ 最近更新 ]